院委宣〔2021〕14号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根据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工委、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学党史 铸师魂 强信念 育新人”思政精品课大赛的通知》(连委教〔2021〕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组织参加全市教育系统“学党史 铸师魂 强信念 育新人”思政精品课大赛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学党史、铸师魂、强信念、育新人”为主题,以思政课程为主体,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思政课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从事思政课的专兼职教师、辅导员,我校参加组别为高校(高职校)组。
三、活动安排
1.动员部署(4月上旬)。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根据通知要求,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确保全员参与。
2.预选初赛(4月份)。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笔试,学校组织报名人员参加党史学习笔试,具体时间为4月12日下午16:00-17:00,考试形式为闭卷,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第二阶段为上课比赛,学校组织开展思政课预选初赛,比赛时间待定。其中笔试部分占20%,上课部分占80%。学校将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复赛。
3.市级复赛(5月中旬)。按照不同组别分别组织市级复赛,每个学段评选产生10个优胜奖,每个学段将择优5名左右选手进入全市决赛。
4.全市决赛(6月下旬)。举办全市思政精品课现场决赛。根据专家评委现场评审,评选产生总决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参赛选手在决赛后一周内须提供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思政课微视频。
5.巡讲展播(7月—12月)。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安排,组织决赛获奖教师及精品课在全市范围开展巡讲、展播活动。
四、奖项设置
1.市级复赛按照学段设置市级优胜奖40名(每个学段10名),由市委教育工委颁发获奖证书;
2.全市决赛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将印发联合表彰文件并颁发获奖证书。特等奖获得者经综合考察合格后,按程序申报“连云港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一等奖获得者授予“连云港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全市决赛的获奖表彰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中等同于市级优质课及相应等次。
五、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教师全员参与,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把其列入党史学习教育重要环节,通过评比、展示、交流,切实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
2.主题鲜明,突出教育。要突出大赛主题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力求时代性和针对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展示内容要积极向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能够体现当代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与理解。设计要构思精巧,创意独特,表现新颖,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能够运用事例和史实进行综合分析,以理服人。要注重原创性,可参考有关资料,但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比赛资格。讲授形式和风格要贴近学生,为广大学生所认同、喜爱和接受,突出感染力和吸引力。每位选手参赛时长为10分钟,讲授过程要注意与单纯的演讲比赛、教师授课等形式区分开来。
3.积极参与,及时上报。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相关人员参加比赛,明确具体联系人,并于4月9日前将参加校级初赛人员材料盖章报至党委宣传部,电子邮箱:759219316@qq.com。《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精品课大赛报名表》(见附件1)、《思政精品课大赛初赛参赛选手信息汇总表》(见附件2)一并放入以“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名称+思政精品课大赛报送材料”命名的电子文件包中。初赛的笔试、上课地点及其他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附件: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精品课大赛报名表
2.思政精品课大赛复赛参赛选手信息汇总表
党委宣传部 学生工作部 教务处
2021年4月8日
中共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4月8日印发
共印8份
附件1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精品课大赛报名表
申报部门(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所在部门
组别
高校(高职校)组
申报人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政治
面貌
民族
职务
(职称)
参赛课题名称
工作
经历
(从毕业院校填起)
主要
荣誉
(选报不超过3项,兼顾综合表彰和思政教学业绩)
所在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思政精品课大赛复赛参赛选手信息汇总表
报送部门(盖章):
序号
联系方式
备注
1
2
3
4
联系人: 联系方式(手机):
上一条:关于组织参加“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摄影与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参加第四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