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学〔2018〕3号
关于征集2018年学生资助成效
系列宣传活动材料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省资助中心《关于征集2018年学生资助成效系列宣传活动材料的通知》(苏教助中心〔2017〕81)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2018年,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开展学生资助微电影(含微记录)创作和评选活动;联合省有关厅局举办《助学 筑梦 铸才》——江苏省第四届学生资助成效汇报演出;学生感恩教育演讲视频宣传活动;学生资助典型工作案例交流宣传活动;资助育人典型事迹宣传活动。为此,我们将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资助成效系列宣传活动材料并进行遴选,请各二级学院认真组织报送。
学生工作处将组织对各二级学院报送的作品和材料进行评选,分类设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将报送省教育厅参加评比。对在本次活动中组织有力、报送作品质量高的学院授予“优秀组织奖”。具体有关报送要求见附件。
附件:
1.学生资助微电影(含微记录)创作报送要求
2.资助成效汇报演出参演节目报送要求
3.感恩教育演讲视频报送要求
4.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典型工作案例报送要求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2018年3月9日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8年3月9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1:
学生资助微电影(含微记录)创作报送要求
一、创作主题
学生资助成效微电影(含微记录)作品创作主题为“他们——我身边的资助”。主要展现资助育人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代表和助学成才典型事迹。故事情节应取材于资助工作中的人和事。
二、创作程序
第1阶段:文本征集。征集微电影创作文本后,对征集到的文本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拍摄。
第2阶段:作品拍摄。在确定摄制文本后,组织师生开展拍摄工作,为提高作品质量,鼓励二级学院之间联合制作。
三、作品要求
(一)表现形式
微电影作品应立足学生资助工作,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当代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激励下成长成才为主题,立意新颖,贴近实际,剧情紧凑。
微电影(含微记录)作品建议以剧情片、纪录片或音乐电视(MV)的形式表现,时长5分钟左右,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拍摄均可,以MP4格式存储,分辨率以1920*1080为佳(部分摄像机拍摄分辨率为1440*1080亦可),每秒25帧,声音清晰,建议能上同期声字幕。
(二)作品内容
微电影作品应以在助学成才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掘的典型事迹为蓝本创作,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性改编,重点表现当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助与激励下自强不息、感恩回报、追求理想、勤学创新和自力更生的事迹,以及教师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
(三)报送要求
各二级学院报送一部作品。所有微电影作品必须为署名人(团队)自主创作的原创作品,二级学院报送前需征得原创者同意。原创者拥有作品的所有权。微电影文本以书面和电子方式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微电影摄制作品以光盘形式报送,同时附以下材料:(1)剧本;(2)故事梗概(作品简介);(3)导演阐述;(4)原型简介;(5)主创人员及演职员名单;(6)字幕(在作品中)。
四、报送时间
微电影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18年4月10日前报送1部。
附件2:
资助成效汇报演出参演节目报送要求
一、参演节目内容
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事业、大力宣传资助工作所取的成效,以文艺作品独有的形式,宣传学生资助工作中感人事例,表现我们的社会是一个“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材,让奋进者辉煌”的充满爱心的社会,同时歌颂祖国的大好形势。
二、参演节目形式
⒈歌曲,独唱、重唱、表演唱,各种唱法不限(时间每个作品限5-6分钟)(不设合唱)。
⒉诗、剧、诗朗诵(7分钟内)、剧(12分钟),设情景剧、小话剧、小歌剧等。
⒊舞蹈、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人员不限)。
三、参演节目报送时间
1.报送时间:2018年3月10日前报送1-2个。
2.报送方式:以MP4格式存储,分辨率以1920*1080为佳(部分摄像机拍摄分辨率为1440*1080亦可),每秒25帧,声音清晰,建议能上同期声字幕,以视频形式报送。
附件3:
感恩教育演讲视频报送要求
一、演讲内容
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为主题,反映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发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党、对祖国的真实情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视频时长控制在5-8分钟以内。
二、报送方式及时间
1.二级学院应对视频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并附演讲人简介。
2.视频报送截止时间为:2018年4月15日前报送1个。
附件4:
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典型工作案例报送要求
一、案例征集范围
案例要集中展现在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过程中,实施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具体包括:
(一)精准资助方面
1.资助对象精准认定方面。在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完善认定机制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如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认定指标体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等。
2.资助力度精准方面。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加大资助力度,确保最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主要做法。如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增设资助项目、提标扩面;在统筹社会和学校资助资金、加大对特困学生资助力度等。
3.管理技术手段创新方面。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精准管理每个学生信息和受助学生信息;创新技术手段,确保受助学生信息能安全、及时准确采集,做到精准管理。
4.资助政策执行力方面。各二级学院提高资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而进行的探索创新。如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及系统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培训等。
(二)资助育人方面
1.资助育人顶层设计方面。各二级学院因地制宜,构建包括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如资助育人注重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上下联动;转变资助工作理念,统一思想认识,把资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来。
2.落实资助育人各方责任方面。如学校发挥资助育人主阵地作用;行政部门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励志成才典型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3.创新资助育人方式和渠道方面。各二级学院创新方式和渠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如发挥奖学金导向作用,挖掘受资助的优秀学生典型,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励广大学生;打造易于学生接受的新模式,开展成长成才主题征文、演讲、微电影、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鼓励和帮助受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
4.找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点”方面。各二级学院针对不同时间点,不同的受助群体开展不同的育人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开展爱国教育、“七一”前多开展爱党教育、奖助学金评审及发放时开展感恩教育、寒暑假期间开展回馈社会的实践活动、家庭走访活动等;对贷款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
5.资助育人成效考核方面。各二级学院在资助育人过程中注重实效。例如如何看受助学生责任意识是否明显提高,言行举止是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看受助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否明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本领是否明显增强;如何看受助学生成长成才比重是否每年有所提高,回馈社会比重是否每年有所提高如何开展资助满意度调查等。
二、案例编写要求
1.标题醒目。每个案例的标题要高度凝练,准确简洁。
2.亮点突出。每个案例要集中体现精准资助或资助育人某一方面的经验,讲深、讲透、可借鉴、可推广,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工作总结。如有多方面的经验,请通过多个案例分别阐述,不要糅杂在一个案例中。
3.每个案例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按三个方面叙述:1.工作开展的背景;2.工作的主要做法;3.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案例报送时间及方式
1.报送时间:2018年3月31日前报送1-2个。
2.报送方式: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