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强化对进出入校园各类车辆有序通行和规范停车,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保障校园道路畅通,规范校园机动车辆的管理,根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决定开展校园交通秩序进行常态化整治,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整治目标
规范校园交通动态和静态秩序,校园内车辆通行遵照安全、限速、规范行驶;校园道路停车位和停车场以外任何地方,严禁停放各种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按照指定区域规范停放。校园内的机动车辆,按单位(部门)区域和服务经营场所、施工位罝,就近将车辆停放停车场(位),并统一方向有序停放。
二、整治时间
校园交通秩序常态化整治包含寒暑假、节假日。
三、整治范围
乱停乱放、堵塞人行通道和消防通道、不按标志线停放、电动车楼内充电、私拉电线、私接电源、飞线充电等行为,以及长期占用校内公共空间的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和无主“僵尸车”。
四、整治方式
(一)机动车整治处理流程
1.机动车停放按照“顺向入位、规范有序”的停车秩序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连职院〔2018〕39号)相关规定,发现违停后保卫部门在车辆上张贴《告知单》并锁车,两次将在校内网给予点名批评,并通报所在单位或业务主管部门;三次以上列入校园通行“黑名单”禁止入校;情节严重影响交通并引发事故的,将移交公安交管执法部门处置。
2.被锁车辆车主提交书面检讨,并由所在单位(部门)审批后,到校保卫部门办理领车手续,方可领回。
3.无牌无证摩托车及大马力摩托车禁止入校。
(二)非机动车的整治及处理流程
1.整治非机动车(电瓶车)乱停乱放、酒后骑车、骑车载人、骑车看手机打电话、急转弯、双手脱把、骑快车超速行驶(不得超过20km/h)、逆向行驶等违法违规和各种危险行为。
2.整治非机动车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楼内充电、私拉电线、私接电源、飞线充电等违规充电行为。非机动车“进门入户”“人车同屋”、电动车电瓶存放在任何室内等危险行为。
3.电动车应在指定的停车区域规范停放。对于违规停放在消防通道、楼内、主干道路等违规停放的电动车,保卫部门将采取移车、锁车等处理措施,
4.发现违规行为,给予警告提醒并通报批评,累计警告提醒达3次,取消非机动车校园通行授权。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5.对长期停放的废旧、残破车辆统一系红绳,标记为疑似僵尸车,如有标识错误的车辆,车主自行解除红绳即可;
6.系红绳一周内无人认领的车辆,转为待确认僵尸车,摆放在就近停车位公示一周。公示期间,如有确认错误的车辆,请车主凭有效证件登记确认后,办理领回手续。
7.对无主认领的各类车辆公示期结束后,将报请学校后按废品处理。
五、工作要求
1.各学院、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到校园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中。加强对师生文明教育、安全教育、守纪守法教育,共同排查整治校园交通安全隐患。
2.校园交通安全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要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时刻筑牢交通安全底线,对学生在校内驾驶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不文明使用交通工具的行为要长期关注、形成合力、强效防治。对屡教不改者按校规校纪严肃处理。
3.全体师生员工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共同营造平安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