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国计也是民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为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根据《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国办发〔2023〕11号)、《关于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连政办发〔2022〕49 号)等文件规定,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如下:
一、就业类
(一)社保补贴
1、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补贴对象:
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补贴条件:
实现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
补贴标准与期限:
按其实际缴费给予不低于1/2、不高于2/3的社保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两年。
2、企业社保补贴
补贴对象:
小微企业
补贴条件:
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补贴标准与期限:
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部分给予全额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一年。
(二)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补贴
补贴对象:
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
补贴条件:
招用连云港籍离校两年内未就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并符合就业困难条件),并为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补贴标准:
对提供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安置人员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按其为安置人员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补贴期限累计最长不超过3年。
(三)见习补贴
补贴对象:
见习人员和见习基地
补贴条件:
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含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离毕业3-6个月的高校毕业生(含职业、技工院校学生)、16-24周岁失业青年等3类人员在见习基地见习。见习期限一般为3个月,确有需要的,经批准可延长,最长不超过12个月。
补贴标准与期限:
1、生活补贴:按不低于当地上年月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见习人员生活补贴。
2、意外险及指导管理费:根据当月见习人数,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给予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购买意外险费用及为见习指导管理人员发放指导管理费用。
3、一次性留用补贴:对上年度见习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的见习基地,按每留用一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见习基地一次性留用补贴。
(四)购房券
对事业单位全职引进的博士给予10万元购房券,对企业全职引进的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本科生(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势学科毕业生)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购房券。引进的人才最高享受200万元人才购房券。
补贴对象、条件及标准:详见下表。
补贴期限:依申请通过后,购房时一次性兑付。
类别 |
具体分类 |
资助标准 (万元/人) |
1 |
《连云港市人才分类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人才分类办法”)中规定的A类人才,《关于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引进的顶尖人才 |
200 |
2 |
人才分类办法中规定的B类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引进的领军人才以及教育英才(A类)、卫生专家(A类) |
100 |
3 |
人才分类办法中规定的C类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引进的紧缺人才以及教育英才(B类)、卫生专家(B类) |
50 |
4 |
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引进的教育英才(C类)、卫生专家(C类) |
30 |
5 |
企业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引进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省级工匠、特级技师等D类技能人才 |
20 |
6 |
企业引进的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副高职称、高级技师)的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引进的省级技术能手等E类技能人才 |
15 |
7 |
事业单位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企业引进的“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生(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势学科毕业生),职业院校引进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省级工匠、特级技师等D类技能人才 |
10 |
注: 1.以上人才须为从本市行政区域外全职引进(引进时间以在本市正式参保时间为准,下同)到本市市区工作,本人及家庭(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市区无自有住房(含商铺)且五年内无房产交易记录; 2.民办非企业(不含医疗卫生、教育类)参照企业标准享受政策,民办医院、学校参照事业单位标准享受政策; 3.申领人才须能承诺自使用购房券购房之日起能在本市连续工作5年以上; 4.人才购房券申领有效期为人才引进后的两年内,逾期不再接受申报。 |
(五)生活补贴
企业全职引进的博士、毕业后3年内初次到我市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本科生,可连续3年分别享受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
企业引进的正高、副高(高级技师)、中级(技师)职称人才分别参照博士、硕士、本科生享受生活补贴。对事业单位全职引进的博士连续3年每月给予1000元生活补贴。
补贴对象、条件及标准:详见下表。
补贴期限:依申请通过后,分三年发放。
类别 |
人 才 层 次 |
待遇标准(元/月) |
备注 |
1 |
《连云港市人才分类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人才分类办法”)中规定的A类人才,《关于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引进的顶尖人才 |
10000 |
人才在连工作时间需≥1个月/年 |
2 |
人才分类办法中规定的B类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引进的领军人才 |
5000 |
|
3 |
人才分类办法中规定的C类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引进的紧缺人才以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省级工匠、特级技师等D类技能人才,企业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 |
3000 |
|
4 |
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引进的毕业后3年内初次到本市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高级技师),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引进的省级技术能手、高级技师等E类技能人才 |
2000 |
硕士、本科生须为毕业后3年内初次到本市全职工作 |
5 |
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引进的毕业后3年内初次到本市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生(或中级职称人才、技师),事业单位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职业院校引进的D类技能人才,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人才企业、科技型企业引进的市级技术能手、技师等F类技能人才 |
1000 |
注: 1.以上人才须为从本市行政区域外引进(除1类外,其他类别需为全职引进,引进时间以在本市正式参保时间为准,下同)到本市的在职高层次人才; 2.本地人才晋升为博士或正高职称以上层次后,可享受相应层次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待遇,已享受下一层次人才生活补贴(综合补贴)待遇的,做相应扣除; 3.人才生活补贴申领有效期为人才引进后的一年内,逾期不再接受申报; 4.符合“人才新政2.0”中规定的“双落户”制度的高层次人才,可按照企业人才标准享受生活补贴。 |
二、创业类
(一)一次性创业补贴
补贴对象:
在校及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补贴条件:
首次成功创业,并带动其他劳动者就业,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并依法纳税。
补贴标准:
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二)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补贴对象:
在校及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补贴条件:
首次成功创业,吸纳其他劳动者就业,并与之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补贴标准:
按实际带动其他就业人数,每带动1人就业给予3000元补贴,最高不超过1万元。
(三)场地租金补贴
补贴对象:
在校及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补贴条件:
初次创业租用市级及以上各类创业孵化基地
补贴标准与期限:
给予每年最高6000元的场地租金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三年。
(四)富民创业担保贷款
1、个人
贷款对象:高校毕业生(毕业5年内)
贷款条件:自主创业,创业项目最近五年内注册登记。
贷款金额:最高50万元
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2、小微企业
贷款对象:小微企业
贷款条件: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贷款金额:招用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未达比例的,每新招用1人可申请10万元,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五) 求职创业补贴
补贴对象:
高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的困难毕业生,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残疾、已经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属于特困人员的毕业生。
补贴条件:
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
补贴标准:
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三、技能培训
(一)创业培训补贴
补贴对象:
毕业前两年的在校大学生
补贴条件:
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补贴标准:
根据不同培训项目,给予每人300-700元不等的创业培训补贴。
补贴方式:
个人出资参加培训的,直补个人;高校和培训机构免费开展培训的,补贴至高校和培训机构。
(二)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补贴对象:
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
补贴条件:
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补贴标准:
根据不同职业(工种)不同等级,给予每人300-4500元不等的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补贴方式:
个人出资参加培训的,直补个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免费开展培训的,补贴至学校和培训机构。
(三)岗前培训补贴
补贴对象:
企业
补贴条件:
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录用一年内为其开展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补贴标准:
300元/人
(四)技能提升补贴
补贴对象:
高校毕业生
补贴条件:
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保险累计缴费一年及以上,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补贴标准:
初级不超过1000元;中级不超过1500元;高级不超过2000元。
(五)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
补贴对象:
企业
补贴条件:
新录用高校毕业生,为其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
补贴标准:
中级工4000元/人;高级工5000元/人;技师6000元/人;高级技师8000元/人。
(转自连云港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