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共青校

网上共青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共青校 >> 正文

关于开展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1-28    作者:     来源: 本站     点击:

关于开展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各高校、高职校: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近些年来在学习、生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优秀大学生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中共连云港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连云港市委员会、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决定联合举办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评选表彰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学习成才、健康生活、勤于实践”的良好形象,引导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参选条件

1.本市各高校、高职校全日制在籍本、专科学生(五年制高职校参选学生须是上满三年的学生)。

2.思想品德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热爱学习,成绩优良,综合素质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体育锻炼、大学生创业、校园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事迹突出。

3.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三、评选办法

(一)推荐

各院校按名额分别推荐“十佳大学生”候选人,并及时完成推荐材料报送工作。各院校推荐名额为(共20名):淮海工学院4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各3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连云港开放大学、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各2名。

推荐材料包括《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候选人推荐登记表》(见附件1,可登陆连云港教育网http://jyj.lyg.gov.cn/lygsjyj/jfwj/jfwj.html“局发文件”栏下载),候选人事迹文字材料和个人影像资料。

材料报送要求:

1.认真填写《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候选人推荐登记表》;对应《登记表》“主要业绩、获奖情况”,提供奖项证书复印件(须学校盖章,审核人签名)。

2.候选人事迹材料包括个人主要事迹文字材料和个人简介。主要事迹文字材料要充分反映候选人的突出成绩,字数在1500字左右;个人简介,字数在500字左右。事迹材料用A4纸、四号仿宋体打印,候选人本人签名,所在院校加盖公章。

3.以上材料均一式三份,除获奖证书复印件外,须提供电子版。

4.个人影像资料片长5分钟以内,突出候选人主要事迹,个性鲜明,能展现大学生风采,力求真实感人。片头字幕8秒。视频画面清晰稳定,无明显摇晃抖动,旁白解说清楚(可有同期声、音乐)。使用移动硬盘或数码U盘存储报送。

请各高校、高职校按上述要求,于2018年12月5日前,将推荐材料纸质件报送至市教育局307室,材料电子件发送至邮箱:lyggaojiaochu@163.com。

(二)投票、答辩、评审

1.组委会负责对候选人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2. 2018年12月上旬,在连云港教育局官方微信平台“连云港教育发布”(官微二维码: )和苍梧晚报小记者官方微信平台(官微二维码: )宣传候选人事迹,发布投票规则。

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十佳大学生的重要依据。具体办法为: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候选人得票数按高低划分3个档次,每个档次的分值为30分、27分、24分。

3.成立由主办单位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的评委会,12月中旬,组织候选人参加评审答辩会。评委会根据候选人事迹材料及现场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审,总分为70分。

综合评审得分与投票得分相加,形成初评结果,在评审答辩会现场公布。

(三)公示

评审答辩会后,在连云港教育网对连云港市“十佳大学生”当选者候选人进行公示。

(四)表彰

结合公示结果,组委会最终确认10名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当选者,主办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四、活动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本次评选活动的统一领导,主办单位成立连云港市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组委会,组委会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共青团市委、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高校、高职校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工作。各高校、高职校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抓紧部署,严格把关;要加强对推荐、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指派专人负责,建立联系人制度,确保活动按时有序推进。

2. 创优活动载体。各高校、高职校要高度重视活动成效,突出活动的教育意义,强化推荐、评选过程,努力创新创优方式和载体,充分发动和组织好广大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使活动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3.加强活动宣传。市各媒体要不断加强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各高校、高职校要充分运用校园各类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争当优秀大学生。

请各高校、高职校于 11 月30日前,将活动联系人信息(姓名、职务、手机号)报送至市教育局高教处邮箱:lyggaojiaochu@163.com,电话:85820653)。

上一条:关于认真做好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总结评比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工作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