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职院委〔2024〕16号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的意见》的通知
各总支(直属支部),各院部、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具体成效,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营造清风和畅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已经校党委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4年4月19日
中共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4月19日印发
共印10份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具体成效,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营造清风和畅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学校队伍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构建“大服务”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深刻理解并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引导、管理、激励、示范、约束相结合,立足综合施策、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营造“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功成不必有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怀,务实奋进、开拓创新,用过硬的实绩回答好“强国建设,职教有为”的时代课题。
三、工作任务
(一)以“大服务”理念凝心聚力,推动协同育人创新发展。
1.落实管理育人职责。学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服务等各部门干部职工要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将工作重心落到切实提升育人成效上来。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持续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依据。有效发挥学校每项工作、每个领域的育人功能,把管理育人做到学生心坎上,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开辟多种路径、提供丰富资源。
2.深化学生联系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到学生中去”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各学院、机关各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的学生联系制度,领导干部和教职工经常到班级、宿舍、食堂以及学生活动一线,通过日常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积极回应学生诉求。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好“校长接待日”工作,注重对学生多次反映问题背后原因的分析研判,确保在制度机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建立多渠道信息沟通反馈机制,聚焦堵点、聚焦问题、聚焦需求,及时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践行新时代高校“枫桥经验”,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条块协同为特征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型治理体系,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有保障”。
4.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任教师要进一步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统筹教务处、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各二级学院等多方力量,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总结凝练具有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形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与指导活动,全面提升全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二)以制度建设压实工作职责,筑牢职业道德的底线约束。
5.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筹部署,党办、组织、纪检、教务、工会、学工等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责任,明确各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经常性、长期性、持久性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
6.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教职员工从业禁止和准入查询制度,把严把牢教师队伍入口关,并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在资格认定、教师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把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完善师德师风管理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形成切实管用的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核、师德激励、师德监督、师德惩处等“六位一体”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7.聚焦作风师风加强纪法教育。在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中开展纪法教育。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开展集中教育学习。各二级党组织要通过师德师风集中教育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从业十项准则》等法纪法规,增强教师纪法意识。针对师德失范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治理教师理想信念缺失、课堂讲授随意、学术不端等问题,净化教书育人环境。分层分类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坚决整治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
8.建立师德失范问责机制。全面排查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突出问题。重点排查从业禁止制度规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和违反《新时代高校教师从业十项准则》,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招聘、聘用、考核等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发现师德失范行为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对突发事件、安全事故处置不当,根据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对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责任人、直接工作责任人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组织处理,追究问责。针对师生反映的涉及干部作风、师德师风问题,及时交办、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回复,切实找准问题,督促指导整改,做到排查问题不遗不漏,整顿落实一盯到底。
(三)以典型选树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明确职业道德的高线要求。
9.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学习。通过教职工政治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利用“廉洁微讲堂”“师说茶馆”“辅导员工作坊”等论坛讲座,定期邀请校内外师德典型和教育专家、知名老教师为全校教师做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涵养新时代人民教师应有的大德。
10.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举办好新教师入职仪式、从教满三十年教师表彰仪式和离退休教师荣休仪式。表彰师德先进典型,挖掘、选树立德树人先进典型,建立优秀教师库,做好各级各类先进典型推选工作。开展“师德标兵”“辅导员标兵”“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先进评选活动,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召开新进及退休教师座谈会、高层次人才座谈会,走访慰问一线教师,引导教师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11.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以9月10日教师节为重要载体,举办“感念师恩、礼敬教师”等主题活动,各院部、各部门围绕一个主题、塑造一个典型、凝练一项特色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并利用学院官网官微、宣传专栏等渠道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校园氛围。
12.自觉提高师德师风修养。全体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教育观,履职尽责、担当有为,以优良作风营造干事创业、教育强国的良好氛围。广大教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以“大先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涵养高尚道德情操,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认真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道德自觉,提升道德品质,坚守精神家园,守住人格底线,自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院部、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找准师德师风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敢于担当,善作善成。
(二)严格考核督查。各院部、各部门要将师德师风建设的“督、促、改”作为基层党组织、部门、师生员工等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或重要参考。学校将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院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目标责任制,落实问责机制。成立师德师风建设专项督查组,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采用“四不两直”等开展经常性检查,加强师德失范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的以案促改。
(三)营造浓厚氛围。各院部、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宣传本单位的好做法和好经验,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弘扬以涵养教育家精神为最高标准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培养一批躬身钻研业务、善作良匠之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全校范围内凝聚“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共识,锚定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先、走在前,以昂扬的姿态在“高质发展、谋强进位”新征程上奋楫笃行。
下一条:关于2025年元旦、春节及寒假期间 进一步严明纪律强化作风建设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