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科〔2025〕1号
各院部、各部门:
2025年校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依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包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2.科研育人研究课题(科研育人专项)。
3.基础应用研究课题包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二、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主持人是我校在编在岗教职工,须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科研育人专项项目组成员以学生为主。
项目主持人限定为1人,项目组成员不超过3人;项目主持人不能同时申报2个及以上课题;项目组成员不得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的研究;校级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可申报。
三、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由科技产业处组织专家评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拟立项2项,基础应用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拟立项2项,其他项目立项根据评审结果确定,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获得立项的课题比例不低于40%。拟立项项目在科技产业处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四、研究周期
重点项目研究时限为两年,一般项目研究时限为一年。项目预期未结项不予延期。
五、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见附件2校级课题选题指南。
六、经费配套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每项资助4000元;基础应用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中自然科学类每项资助8000元,人文社会科学类每项资助4000元;其他项目每项资助2000元。
项目结项通过验收后,凭发票报销研究经费。
七、结项要求
1.重点项目结题要求完成下列(1),或者(2)-(6)中的2项:
(1)立项后获得同一研究方向的省级及以上基金项目立项1项;
(2)发表与课题研究方向一致的北大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篇;
(3)省级及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1篇。其中,基础应用研究课题中自然科学类必须在我院学报发表1篇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
(4)经过论证评审的项目研究报告1份并在学校举办1场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报告会(须向科技产业处备案并提交完整的讲座讲稿)。
(5)申请发明专利1项,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学校。
(6)经过论证评审的1套完整的教学资料或制度、实施性文件等。
2.一般项目结题要求完成以下成果中的1项:
(1)省级及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1篇。其中,基础应用研究课题中自然科学类必须在我院学报发表1篇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
(2)申报横向课题1项且到账经费不低于2万元;
(3)申请专利1项,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学校。
(4)经过论证评审的1套完整的教学资料或制度、实施性文件等。
(5)经过论证评审的项目研究报告1份并在学校举办1场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报告会(须向科技产业处备案并提交完整的讲座讲稿)。
3.科研育人专项结题要求教师在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上,结合指导学生科研开展实际,从学生科学素养、科研能力培养,以及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等方面,总结归纳科研育人工作开展方面的成效、经验,或者形成的可借鉴模式,完成《科研育人研究报告》1份;学生还应就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1份。
八、项目管理
1.项目成果是科研论文的须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一般)项目”字样和课题编号在显要位置标注为资助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内容须与课题研究相一致。
2.申报者在选题时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对学校以往已研究过或相近的课题,不再立项。申报书应为原创,坚决反对剽窃、抄袭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不予立项,并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处理。
3.校级科研项目立项后按照《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连职院〔2019〕44号)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连职院〔2020〕47号)进行管理。
九、申报程序
1.科研项目的申报采取教师申报、院部或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项目申报者认真填写《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申请书》(附件1),自主申报,提交所属院部或部门。
2.各院部或部门组织初步论证,并填写审核意见,签字盖章。
3.项目申报者于2025年5月26日17:00前在校科研管理系统“校级项目”里完成课题申报工作(申请书需有院部或部门的审核意见和行政章,“申请者承诺”手写签名),逾期系统关闭。
4.科技产业处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立项评审。
附件:
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申请书
2.2025年度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选题指南
科技产业处
2025年5月13日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 2025年5月13日印发
共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