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9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以“铭记历史、强国有我”为主题,由各教研室主任主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围绕“如何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展开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在新时代,抗战精神呈现出新形式,应当注重挖掘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背后的教学转化路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抢答、小组讨论、作业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符合抗战精神的新时代表达,藉此涵养学生的精神品格。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聚焦阅兵仪式中展现的国防科技成就,构建出“强军思想——科技自立——中国式现代化”的教学链条。全体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对比1949年与2025年阅兵装备差异,设计“阅兵装备找不同”的教学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刻画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攀越的时间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围绕“法治教育与爱国精神同频共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认为可以通过对比《英雄烈士保护法》与抗战英烈事迹,阐释法律对历史记忆的守护作用;结合受阅官兵的纪律展示,开发“军队条例与校园规则”情景模拟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从“全球视野下的和平发展叙事”角度出发,针对阅兵中“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鲜明信号,建立“二战史实——当前国际冲突——中国方案”的三维分析框架。此外,教研室考虑从战前战后两种时代主题出发,运用“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数据,对比西方殖民历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后的价值体系,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学生思辨能力。
集体备课活动最大程度发挥了新老教师传帮带、个人优势手牵手、群策群力心连心的团队优势,对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后将持续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依托基层党建平台,培养一批政治标准与专业能力并重,制度保障与个人发展协同,传统优势与创新突破结合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秀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青年学子撑起一片思想引领的常青藤。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收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 下一条:校领导开学第一天深入课堂听思政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