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高校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经研究,决定开展202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奋楫笃行担使命 挺膺担当砺青春
二、活动时间
2024年1月21日—2024年3月1日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
四、总体原则
1.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为党育人。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厚植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遵循实践规律,把准活动定位。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内涵更深、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的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3.坚持效果导向,就近就便实施。着眼大学生全方位社会化能力提升需求,注重区分不同地域、项目及工作环节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破解实践育人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完善以实际成效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供给和资源保障,善用数字化手段,做好精细化管理,坚决克服粗放式、随意化、大呼隆的工作方式,力戒摆拍走秀、走马观花。
4.加强系统谋划,联动校园内外。坚持同高等教育改革有机衔接、一体推进,善于用校园外的组织体系和资源推动解决校园内的问题,加强校地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强化典型引领,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转化。
五、实践形式与实践内容
1.理论普及宣讲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学生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贯通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2.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要深入广大乡村一线,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3.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近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学生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4.党史学习教育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继续组织学生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5.民族团结实践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内地西藏籍、新疆籍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内地学生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中华文化探寻团。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精神追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鼓励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充分挖掘和弘扬家乡传统文化历史,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7.“博爱青春”实践团。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开展红十字公益视频、摄影以及公益广告设计制作,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活动,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农民工、残障人员、抑郁症患者、自闭症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住院患者、环卫工等群体提供人道主义服务,宣传普及卫生防疫防病知识等。
除以上专项外,实践队可结合学科专业、突出工作特色、合理确定规模人数,开展相关领域实践活动。
六、工作安排
1.实践启动阶段(寒假前)
各单位组织202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部署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知识、活动开展、新闻宣传等方面培训。各单位为实践队成员统一购买短期意外保险,相关费用由校团委负责。
2.活动开展阶段(1月中旬—2月底)
各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活动,形成实践活动成果。成果类型包括:调研报告、工作案例、文艺作品、宣传产品等。线下活动团队要由指导老师全程带队,并每天向学院团委进行安全报备。参加实践活动须严格遵守学校校外实践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
各实践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或结束后一周内向校团委报送活动信息。活动资讯文字内容不超过1500字,突出实践活动的内容、成果和收获,另配10张以上高清原图,鼓励报送短视频,校团委将择优进行宣传报道,并向其他媒体推送。邮件命名格式为“xx学院xx团队实践活动信息”。
3.总结交流阶段(3月)
各实践队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相关安排另行通知。
校团委组织开展202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交流,采用现场展示、经验分享等方式交流实践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各级评优表彰。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202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和活动部署,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果。
2.注重实际,突出实效。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和家乡的实际情况,确保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要注重活动的实际效果,为社会做出贡献,使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得到提高。
3.注重宣传,及时报道。及时宣传本单位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好内容、好形式、好典型、好成果,积极向校团委投稿,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校园氛围。
4.保证安全,严防意外。要认真做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在寒假活动开始前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保持通讯联络,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完成。
八、其他事项
联系人:张老师18552212721
联系邮箱:2863255142@qq.com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