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群 所涵专业(代码) | 药品生产技术(490201)、生物制药技术(490202)、药品质量与安全(490206)、药品经营与管理(490208) | 
    
     | 核心专业(代码) | 药品生产技术(490201) | 
    
     |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 生物制药技术 | 
    
     | 适用班级 | 生物制药技术24 | 
    
     | 所属学院 | 材料与化工学院(医药工程学院) | 
    
     | 制(修)订日期 | 2024年08月 | 
   
  
  
 一、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生物制药技术(4902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职业面向表
 
  
   
    
     | 所属专业 大类 (代码) |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 |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49)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4902) | 医药制造业(27) | 生化药品制造工 (6-12-05-01) 发酵工程制药工 (6-12-05-02) 疫苗制品工 (6-12-05-03) 血液制品工 (6-12-05-04) 基因工程药品生产工 (6-12-05-05) | 细胞培养 菌种培育 微生物发酵 生物药品分离纯化 生物药品生产质量控制 | 执业药师 化学检验员 微生物检验员 | 
   
  
  
 注: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生物制药技术等知识,具备药用生物原料获取与处理、目标产物提取与分离纯化、质量检验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细胞培养、菌种培育、微生物发酵、生物药品分离纯化和生物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目标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结合产业人才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3)具备熟练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与生物制药相关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培养、基因工程技术实验知识与技能;具有分析和选择生物材料或菌种、培养基原料及提取纯化用溶剂等原料、制药生产工艺路线、方法、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操作条件、生物制药生产控制指标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4)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对各种常见分析仪器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具备初步的排除常用分析仪器典型故障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健全的心理,以适应本专业工作。
 2.知识目标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生物、化学、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知识。
 (2)了解化学基本理论,熟悉常见化合物结构及理化性质。
 (3)熟悉微生物形态知识及微生物培养原理和方法。
 (4)掌握生物制药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5)了解药物分析及要点基本知识。
 (6)熟悉生物制药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掌握操作规程。
 (7)掌握生物药品制剂基本知识。
 (8)熟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9)了解本专业所面向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方法。
 3.能力目标
 (1)掌握细胞株冻存与复苏,菌种选育、保藏、复壮与鉴定,以及辅助构建基因工程菌的技术技能;
 (2)具有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发酵生产,以及从产物中分离纯化目标产品的能力;
 (3)具有查阅和正确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据此对药物进行检验分析,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撰写检验报告的能力;
 (4)具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生产过程和控制产品质量,以及防范事故、评估和处理紧急状况等安全生产的能力;
 (5)具有常用分析仪器与生物制药设备的使用、智能化生产与检测及日常维护的能力;
 (6) 掌握适应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7)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政策要求。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实习、实训要注明校内外)
 (一)公共基础课
 表2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表
 
  
   
    
     | 要求素质能力 | 开设课程 | 课程主要内容 | 备注 | 
    
     | 思想政治素养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基本理论及其形成、基本问题、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信仰,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为主线,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基本规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教育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 
 | 
    
     | 形势与 政策 | 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国际形势的新特点、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等为主要内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视察地方、学校发表的重要论述等内容,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从而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 
 | 
    
     | 思政选修课 | 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 
 | 
    
     | 军事 理论 | 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等章节。 | 
 | 
    
     | 国家安全教育 | 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要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点,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基本内容、重要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及《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教育等。 | 
 | 
    
     | 入学教育 | 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包括学校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规划,办学指导思想,发展定位与学校特色。让学生了解校纪校规及专业发展方向,校内教学设施设备。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和管理方式,包括学习阶段的划分及主要任务。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思想教育、适应性教育。 | 
 | 
    
     | 人文 素质 | 文学欣 赏与写 作技能 | 本课程分为文学作品赏析与写作技能培养两部分,既具有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又兼顾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学院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与写作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 
 | 
    
     | 美育课程 | 艺术导论:以各类艺术的特殊角色为重点,对艺术进行全面了解。 漫画赏析与制作:通过对漫画鉴赏和实践绘制,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和绘画能力。 影视短片创意与制作:了解影视与短视频的编、导、演、剪辑与后期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镜头艺术和处理影音呈现艺术能力。 国画习作:对中国传统绘画体系进行学习和了解,通过中国水墨画、工笔等技法的学习,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扎染蜡染设计与制作:通过扎染蜡染制作对非遗艺术的了解与掌握,在制作过程中了解非遗艺术之美。 综合材料绘画创作:通过中现代绘画非传统材料绘画实践了解不同材质、材料组合之美。 | 
 | 
    
     | 公共任选课 | 包括思想政治、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数智教育等6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 | 
 | 
    
     | 身心 健康 | 体育 | 体育运动理论知识、身体素质练习、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健身健美、传统养生、体育舞蹈、跆拳道、定向越野和软式飞镖等内容。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试等。 | 
 | 
    
     | 劳动课 | 培养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自觉性。 | 
 | 
    
     | 军训 | 军训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训练要求,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职业规划、创业能力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把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全面、系统地提升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实现人生价值;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获得心仪的职位,并适应职场环境。 | 
 | 
    
     | 逻辑思维、语 言、计算 统计能力 | 英语 | 着重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运用英语有效的进行交际的能力。全程侧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兼顾语言学习与职业素质培养,强调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的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教学反映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力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 
 | 
    
     | 高等数学 | 函数,连续和极限,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的微元法及应用。(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概率初步) | 
 | 
    
     | 信息技术 基础 | 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相关常识;Windows操作系统典型应用;使用MS Office软件完成典型文档编辑与排版、电子表格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典型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网络资源访问与电子邮件收发 | 
 | 
   
  
  
 (二)专业(技能)课程
 表3专业群基础课程设置表
 
  
   
    
     | 要求素质能力 | 开设课程 | 课程主要内容 | 备注 | 
    
     | 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 基础化学△ | 本课程通过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定量分析法概述、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烃、卤代烃、含氧有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内容,学生能掌握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及计算、合理评价滴定结果和常见有机物的命名、性质等相关岗位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化学滴定分析操作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校内 | 
    
     | 生物基础知识与技能 | 微生物应用技术 (微生物与免疫学) | 本课程内容涉及细菌等八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消毒灭菌方法、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技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来源与控制、药物的抗菌试验、药品的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机体的两大免疫防御机能、超敏反应及免疫学的应用等。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分布和控制,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实验室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探讨病原微生物与临床药物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和分析,进行疾病诊断和防治;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将课程相关知识应用与合理用药及药物研发生产存储等实际工作中。 | 校内 | 
    
     | 法律、规范 意识 | GMP实务 | 本课程主要包括GMP历史变革、药品生产企业组织机构与人员、空气净化系统、制水系统、偏差、变更、清洁验证和其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内容。学生能掌握SOP、偏差管理、确认和验证、生产企业车间布局原则和要点、药品生产过程管理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质量内审和质量风险管控的能力、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的意识、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的能力。 | 校内 |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本课程内容以保证药品质量为出发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核心,主要讲解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价格和广告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监督管理管理机构、药品监督管理方法以及国家对药品监管的方针政策,具体包括药事管理认知、药品监督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辨识、特殊药品管理、中药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品注册管理、中药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典型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时刻以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培养学生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 | 校内 | 
    
     | 安全生产知识与救护能力 | 安全生产知识与应急救护 | 本课程内容包括制药安全基础技术、制药设备安全技术、药物合成反应过程的安全与环保、制药过程“三废”防治技术、职业危害及预防、制药企业的安全与环保管理、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常见的事故及其危害、控制事故发生的常见方法及手段和个人求生方法等。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掌握药品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适应制药行业安全生产的需要,提高学生安全生产的意识和保障职业安全健康,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 校内 | 
   
  
  
 (三)专业方向课程
 表4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表
 
  
   
    | 要求素质能力 | 开设课程 | 课程主要内容 | 备注 | 
   
    | 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能力 | 实用药物学基础 | 本课程以各系统典型药物的构效关系即结构分析对药物稳定性、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内容上涵盖各系统药物的分类,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等内容;并设计了典型药物的制备实验、药物的定性鉴别实验;药理学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医院制剂室配制、药品分类摆放实训项目。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药品生产和使用中保证药品质量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及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校内 | 
   
    | 生物制药技术 | 从生化药物、天然药物、发酵药物、细胞与免疫药物、基因药物及分子诊断试剂等方面,讲授生物药物的来源、生物药物原料生产的主要途径和一般性制备工艺,侧重于基本概念、工艺特征和实操技能,在讲解传统、成熟的生物制药技术流程的同时,适当介绍分子生物学、生化工程学等技术和工艺在现代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 校内 | 
   
    | 生物化学 |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主要介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和酶等)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功能以及常用鉴定检测方法;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物质代谢之间联系与调节);概要介绍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以及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 | 校内 | 
   
    | 生物学基础 | 本课程主要包括生物化学、生物能学、细胞生物学、生命起源与进化、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环境与生态等部分,涉及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生物能量来源与利用、高等动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类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与环境等几个方面。 | 校内 | 
   
    | 细胞培养技术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与细胞培养相关的重要理论、背景知识和细胞培养学的基础知识。理解细胞培养的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和方法。了解重要技术的应用途径和范围,存在的问题及缺点。了解各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针对具体课题对重要技术的技术路线进行初步设计。 | 校内 | 
   
    |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当前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领域的大分子物质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沉淀技术、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等有较全面、较详细的了解,并掌握一些主要技术的方案设计和实际操作。通过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而实际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实际技术问题和因地制宜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容易胜任生物技术产业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技术管理和高技术生产岗位的实际技术工作。 | 校内 | 
   
    | 药物分析 | 本课程以项目驱动设计教学内容,以中国药典为依据,设计典型药物的分析过程方案,将岗位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课程主要内容有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 校内 | 
   
    | 微生物发酵技术 | 主要阐述了发酵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控制,对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理、发酵动力学以及发酵过程的参数和控制原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与药物有关的各类发酵产品的发酵生产工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发酵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相关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训学生生物合成工制药工操作基本技能力。 | 校内 | 
   
    | 岗位操作能力 | 仪器分析与现代检测技术 | 本课程主要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仿真实验(大型分析仪器仿真实验),使学生对仪器分析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现代检测仪器分析的方法原理,其内容涵盖光、电、色、质及其它相关领域。 | 校内 | 
   
    | 生产性实训、岗位实习 | 生物制药领域企业中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生产、分析检测等所需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知识;生物药品的分离、纯化及药品中微生物的检测的工作程序等。 | 校外 | 
   
    | 化工单元操作(1+X) | 典型单元操作,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计算、操作、选型、实验研究方法与技能。计算机多媒体模拟仿真实验,内容主要是带泵管路阻力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过滤常数测定、传热系数测定、吸收操作、精馏操作、干燥操作等。 | 校内 | 
   
    | 毕业设计(论文) | 工艺和设备以及撰写科学技术论文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进行一次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胜任技术工作。 | 校内外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计划(表4)
 
  
   
    
     | 课程类别 (性质) | 顺   序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核心课程) | 学 分 | 教学时数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数、学分) | 
    
     | 共计 | 理论 | 实践 | 一 20周 | 二 20周 | 三 21周 | 四 19周 | 五 20周 | 六 18周 | 
    
     | 公 共 基 础 课 | 必 修 课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B | 2 | 32 | 28 | 4 | 2*14(理论)+2*2(实践)-2(工科) | 
 | 
 | 
 | 
 | 
 | 
    
     | 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B | 3 | 48 | 40 | 8 | 2*10(理论) +2*2(实践)-0 | 2*10(理论)+2*2(实践)-3 | 
 |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B | 1 | 40 | 32 | 8 | 2*3(理论)+2*1(实践)-0 | 2*3(理论)+2*1(实践)-0 | 2*3(理论)+2*1(实践)-0 | 2*3(理论)+2*1(实践)-0 | 
 | 2*4(理论)-1 | 
    
     | 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B | 3 | 48 | 40 | 8 | 2*10(理论)+2*2(实践)-0 | 2*10(理论)+2*2(实践)-3 | 
 | 
 | 
 | 
 | 
    
     | 5 | 入学教育、军训 | C | 2 | 112 | 0 | 112 | 3W-2 | 
 | 
 | 
 | 
 | 
 | 
    
     | 6 | 军事理论 | A | 2 | 36 | 36 | 0 | 
 | 2*18-2(工科) | 
 | 
 | 
 | 
 | 
    
     | 7 | 国家安全教育 | A | 1 | 16 | 16 | 0 | 2*8-1 | 
 | 
 | 
 | 
 | 
 | 
    
     | 8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A | 1 | 18 | 18 | 0 | 2*3-0 | 
 | 2*3-0 | 
 | 
 | 2*3-1 | 
    
     | 9 | 体育 | B | 7 | 108 | 16 | 92 | 2*13-1.5 | 2*14-2 | 2*16-2 | 2*11-1.5 | 
 | 
 | 
    
     | 10 | 高职英语 | B | 5 | 80 | 40 | 40 | 2*10-1.5 | 4*15-3.5 | 
 | 
 | 
 | 
 | 
    
     | 11 | 职业英语 | B | 2.5 | 40 | 20 | 20 | 
 | 
 | 4*10-2.5 | 
 | 
 | 
 | 
    
     | 12 | 高等数学 | A | 5 | 80 | 80 | 0 | 4*10-2.5 | 4*10-2.5 | 
 | 
 | 
 | 
 | 
    
     | 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B | 2 | 32 | 16 | 16 | 2*4(理论)+2*4(实践)-0 | 2*4(理论)+2*4(实践)-2 | 
 | 
 | 
 | 
 | 
    
     | 选修课 | 限选课 | 14 | 劳动课 | B | 1 | 16 | 8 | 8 | 8-0 | 8-1 | 
 | 
 | 
 | 
 | 
    
     | 15 | 文学欣赏与写作技能 | A | 2 | 30 | 30 | 0 | 
 | 2*15-2(工科) | 
 | 
 | 
 | 
 | 
    
     | 16 | 信息技术基础 | B | 3.5 | 60 | 30 | 30 | 4*15-3.5(工科) | 
 | 
 | 
 | 
 | 
 | 
    
     | 17 | 思政选修课 | B | 1.5 | 24 | 20 | 4 | 
 | 
 | 2*12-1.5 | 
 | 
 | 
 | 
    
     | 18 | 美育课程 | A | 2 | 32 | 32 | 0 | 
 | 4*8-2 | 
 | 
 | 
 | 
 | 
    
     | 任选课 | 19 | 思想政治类 | A | 1.5 | 24 | 24 | 0 | 
 | 
 | 2*12-1.5 | 
 | 
 | 
 | 
    
     | 传统文化类 | 
    
     | 职业素养类 | 
    
     | 健康教育类 | 
    
     | 创新创业教育类 | 
    
     | 数智教育类 | 
    
     | 小 计 | 
 | 48 | 876 | 526 | 350 | 工:26-14 | 工:26-23 | 14-7.5 | 4-1.5 | 
 | 4-2 | 
    
     | 专业(技能)课 | 必修课 | 20 | 基础化学Δ | B | 12.5 | 198 | 106 | 84+8 | 4*13+4*10-6 (无机方向) | 3*18+4*13-6.5 ((有机方向)) | 
 | 
 | 
 | 
 | 
    
     | 21 | 仪器分析与现代检测技术& | B | 4 | 64 | 32 | 32 | 
 | 
 | 
 | 4*16-4 | 
 | 
 | 
    
     | 22 | 实用药物学基础 | B | 3.5 | 56 | 36 | 20 | 
 | 
 | 4*14-3.5 | 
 | 
 | 
 | 
    
     | 23 | 生物化学 | B | 3 | 48 | 24 | 24 | 
 | 
 | 3*16-3 | 
 | 
 | 
 | 
    
     | 24 | 微生物应用技术 | B(√) | 4 | 64 | 32 | 32 | 4*16-4 | 
 | 
 | 
 | 
 | 
 | 
    
     | 25 |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 B(√) | 3 | 48 | 24 | 24 | 
 | 
 | 
 | 3*16-3 | 
 | 
 | 
    
     | 26 | 微生物发酵技术* | B(√) | 3 | 48 | 24 | 24 | 
 | 
 | 
 | 3*16-3 | 
 | 
 | 
    
     | 27 | 药物分析 | B(√) | 4 | 64 | 40 | 24 | 
 | 
 | 
 | 4*16-4 | 
 | 
 | 
    
     | 28 | 生物制药技术* | B(√) | 3.5 | 56 | 28 | 28 | 
 | 
 | 4*14-3.5 | 
 | 
 | 
 | 
    
     | 29 | 基因工程制药技术 | B(√) | 2 | 32 | 20 | 12 | 
 | 
 | 2*16-2 | 
 | 
 | 
 | 
    
     | 30 | 细胞培养技术* | B(√) | 4 | 64 | 36 | 28 | 
 | 
 | 
 | 4*16-4 | 
 | 
 | 
    
     | 31 | GMP实务 | B(√) | 2 | 32 | 16 | 16 | 
 | 
 | 
 | 2*16-2 | 
 | 
 | 
    
     | 32 | 职业技能实训 | C | 6 | 120 | 0 | 120 | 
 | 
 | 
 | 
 | 
 | 6w-6 | 
    
     | 33 | 生产性实训、岗位实习 | C | 24 | 480 | 0 | 480 | 
 | 
 | 
 | 
 | 20W-20 | 4W-4 | 
    
     | 34 | 毕业论文(设计) | C | 8 | 160 | 0 | 160 | 
 | 
 | 
 | 
 | 
 | 8W-8 | 
    
     | 选修课 | 35 | 化工单元操作(1+X) | B | 6 | 96 | 48 | 48 | 
 | 
 | 6*16-6 | 
 | 
 | 
 | 
    
     | 36 | 安全生产知识与应急救护 | B | 2 | 32 | 16 | 16 | 
 | 
 | 2*16-2 (四选一) | 
 | 
 | 
 |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生物学基础 | 
    
     | 生物制药设备与工艺 | 
    
     | 小计 | 
 | 94.5 | 1662 | 482 | 1180 | 12-10 | 7-6.5 | 22-21.5 | 21-21 | 20-20 | 20-20 | 
    
     | 合计 |   | 学时 |   | 
 | 2538 | 1008 | 1530 | 38 | 33 | 36 | 25 | 24 | 24 | 
    
     |   | 学分 |   | 142.5 | 
 | 
 | 
 | 24 | 29.5 | 29 | 22.5 | 22 | 22 | 
    
     |   | 课程门数 |   | 36 | 
 | 
 | 
 | 15 | 12 | 12 | 8 | 3 | 5 | 
   
  
  
 注:课程类型分A类课(理论课)、B类课(理论+实践课)和C类课(实践课);核心课程打√;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打*。专创融合课程打#,数智类专业课程打&;包含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打△;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可申请选择大学语文(含演讲与口才、普通话等)代替英语课程学习,分三个学期开课,修满7.5个学分,120学时。
 (二)周数分配(表5)
 
  
   
    
     | 学   年 | 学   期 | A 课堂 教学 | B 课程设计 | C 实习 | D 实训 | E 毕业设计/论文 | F 实验课 | G 考试 | H 入学教育、军训 | J 机动 | 教学活动 周数 | K | L | 合计 | 
    
     | 寒 假     假 | 暑 假           | 
    
     | I | 1 | 15 | 
 | 
 | 
 | 
 | 
 | 1 | 3 | 1 | 20 | 5 | 
 | 25 | 
    
     | 2 | 18 | 
 | 
 | 
 | 
 | 
 | 1 | 
 | 1 | 20 | 
 | 8 | 28 | 
    
     | II | 3 | 19 | 
 | 
 | 
 | 
 | 
 | 1 | 
 | 1 | 21 | 5 | 
 | 26 | 
    
     | 4 | 17 | 
 | 
 | 
 | 
 | 
 | 1 | 
 | 1 | 19 | 
 | 7 | 26 | 
    
     | III | 5 | 
 | 
 | 20 | 
 | 
 | 
 | 
 | 
 | 
 | 20 | 5 | 
 | 25 | 
    
     | 6 | (4) | 
 | 4 | 6(4) | 8 | 
 | 
 | 
 | 
 | 18 | 
 | 
 | 18 | 
    
     | 合计 | 69 | 
 | 24 | 6 | 8 | 
 | 4 | 3 | 4 | 118 | 15 | 15 | 148 |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6)
 
  
   
    
     |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1 | 
 | H | H | H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G | J | K | K | K | K | K | 
 | 
 | 
 | 
 | 
 | 
    
     | 2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G | J | L | L | L | L | L | L | 
 | 
 | 
 | 
 | 
    
     | 3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G | J | K | K | K | K | 
 | 
 | 
 | 
 | 
 | 
    
     | 4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G | J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 
 | 
 | 
    
     | 5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K | K | K | K | K | K | K | 
 | 
 | 
 | 
    
     | 6 | C | C | C | C | D | D | D | D | D | D | E | E | E | E | E | E | E | E | 
 | 
 | 
 | 
 | 
 | 
 | 
 | 
 | 
 | 
 | 
 | 
 | 
   
  
  
 (四)教学学分、学时分配
 表7学时、学分构成表
 
  
   
    
     | 3年总周数:148周 寒、暑假:30周 教学活动:118周 总学分:142.5 教学总学时:2538 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60.3%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34.5% 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12.4%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小计 | 
    
     | 理论 | 实践 | 
    
     | 公共基础 课程 | 必修 | 36.5 | 382 | 308 | 876 | 
    
     | 选修 | 11.5 | 144 | 42 | 
    
     | 专业群 专业基础课程 | 必修 | 18.5 | 154 | 140 | 326 | 
    
     | 选修 | 2 | 16 | 16 | 
    
     | 专业(技能) 课程 | 必修 | 68 | 264 | 976 | 1336 | 
    
     | 选修 | 6 | 48 | 48 | 
    
     | 合计 | 142.5 | 1008 | 1530 | 2538 | 
   
  
  
 注:教学总学时包括入学教育、军训,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不包括考试。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配置是针对专业课程而设定,专、兼教师的要求是根据专业课程中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设定。
 
  
   
    
     | 教师类别 | 数量 | 要求 | 
    
     | 专任教师 | 13 | 熟悉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知识、技能;熟悉专业群专业 方向课程中的知识、技能 | 
    
     | 企业兼职教师 | 10 | 熟悉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知识、技能;熟悉专业群专业 方向课程中的知识、技能 | 
   
  
  
 (二)教学设施
 本配置是针对专业课程而设定。可增加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的描述
 
  
   
    
     |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功能 | 面积、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 
    
     | 1 | 无机与分析实训室 | 为基础化学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200平方,只要有电子分析天平、1801紫外分光光度计、真空烘干干燥箱等设备。 | 
    
     | 2 | 应急救护实训室 | 为安全生产知识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教学用假人、智慧教学设备1套等设备。 | 
    
     | 3 | 技能培训实训室 | 为各项技能大赛提供培训 | 120平方,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光催化反应器、烘箱、马沸炉等设备。 | 
    
     | 4 | 有机实训室 | 为基础化学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200平方,烘箱、熔点测定仪、电磁搅拌等设备。 | 
    
     | 5 | 仿真实训室 | 为化工单元操作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50平方,50台电脑、流体输送、乙醛氧化等软件。 | 
    
     | 6 | 微生物实训室 | 为微生物学、发酵工程、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200平方,恒温恒湿培养响、灭菌锅、显微镜、洁净台等设备。 | 
    
     | 7 | 药物分析实训室 | 为药物分析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溶出度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四用片剂仪、澄清度仪、恒温恒湿培养响等设备。 | 
    
     | 8 | 生物化学实训室 | 为生物化学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电泳仪、烘箱、加热板、电炉、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磁力搅拌器、水浴锅、摇床、离心机、低温保存箱、移液器、PH计、 分光光度计 、光学显微镜、扫描显微镜、均质器等设备。 | 
    
     | 9 |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实训室 | 为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粉碎与筛分装置、连续回流提取装置、超声提取器、挥发油提取器、旋转蒸发仪、超滤分离装置、连续萃取装置、小型结晶器、离心分离器、常规柱层析装置、液相色谱等设备。 | 
    
     | 10 | 生物制药技术实训室 | 为生物制药技术、基因工程制药技术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生物安全柜、离心机、微升枪、枪头、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设备。 | 
    
     | 11 | 细胞培养技术实训室 | 为药物分析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生物安全柜、振荡培养箱、水浴锅、离心机、 -80冰箱、-20度冰箱、冷冻存储箱、4度冰箱、细胞计数器、倒置显微镜等设备。 | 
    
     | 12 | 应急救护实训室 | 为安全生产知识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 | 120平方,教学用假人、智慧教学设备等。 | 
   
  
  
 (三)教学资源
 1. 教材与教辅资料
 教材选用: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育厅《江苏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文件,严格执行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教材选用文件的规定,加强教材选用的审核,优先选用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鼓励使用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等新形态教材,涵盖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必要时编写或修订符合实际需求的校本教材。
 数字及教辅资料:提供电子教材、在线课程、视频讲解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配备教学案例、实训手册、试题库、标准操作规程(SOP)等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提高实践能力。
 2. 图书和信息资源
 增加生物制药技术相关书籍、期刊、论文和参考资料的收藏量,丰富图书馆馆藏。建立或引入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文献检索、资料下载、在线讨论等功能,支持师生开展研究和学习。建设智能教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支持视频讲解、远程互动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或引入一系列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MOOC课程,扩展教学形式,提供全天候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方法
 1. 互动与参与式教学
 通过运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激发思维碰撞。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安排具体项目,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总结,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和科研精神。
 2. 实践与应用导向
 重点采用实验法、现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强调实践操作和应用。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相关实验技能,验证理论知识。组织学生参观制药企业和研究机构,了解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和生产技术,增强实践感受。利用模拟软件和设备,进行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生产过程,提高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3. 现代化与多元化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在线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和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互动。提前发布学习资料,课上进行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效率。此外,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定期进行讲座总结和心得分享,巩固学习效果。
 (五)学习评价
 在融入职业教育改革和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多元化。通过引入在线评价系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在线测试、作业提交和学业诊断,提升评价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表现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此外,通过与制药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接受评价。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结合实际工作表现、技能测评和创新项目成果,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增强了学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共赢。
 (六)质量管理
 设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标准,以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卓越的实践技能。通过严格的教学过程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教师按照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行业专家和定期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优化课程体系,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要求,更新课程内容并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加强教学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建立全面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多元化评估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获得社会反馈并持续改进。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获得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6.5学分(含第二课堂4学分)
 (二)计算机能力要求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达到一级水平通过学校相关考核
 (三)外语能力要求
 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或达到相应水平通过学校相关考核
 (四)职业技能证书
 获得至少一个职业技能证书
 (五)大学生体育体质测试
 体测合格
 (六)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青联发[2018]5号)文件,学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需取得4个学分的“第二课堂”成绩,具体实施办法由学生处、团委另行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