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对未来职业的探索从未停止。为了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真实面貌,获取宝贵的职业发展建议,材化学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化身访谈小记者,与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精英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收获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与感悟。
访谈时间:2025年4月16日
访谈主题:“材化”横溢:探索职业方向,点亮未来之光
主持人 :应化243班李昊霖,石化241班钱思婷
嘉宾 :应化231班钱程
钱程,男,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231班班长,多次荣获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以及年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得了省二等奖,参加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省二等奖等荣誉。
主持人:首先,再次恭喜你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斩获佳绩!当得知自己获奖的那一刻,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回答:“得知获奖的那一刻,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感觉自己为了这个规划付出的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突然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对未来成为新能源电池开发的材料工程师更有信心了!”
主持人:在新能源电池开发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你在大学期间,为了朝着材料工程师这个目标前进,在专业学习上做了哪些特别的努力呢?比如,在课程学习、实验操作等方面。
回答:“在大学期间,我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像《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原理》这些核心课程,我不仅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还会主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在实验操作方面,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泡在实验室里,反复练习电池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等实验技能。我深知,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掌握这门专业知识。
主持人:实践对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实践经历占据了重要部分。能分享一段你在新能源电池相关企业或实验室的实习经历吗?在这段经历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又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回答:“我曾在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实习。在那里,我参与了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项目。最大的收获是真正接触到了行业前沿的研发流程和技术,也明白了团队协作在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遇到的挑战是实验数据波动较大,难以稳定。后来,我和团队成员一起查阅大量文献,请教公司里的资深工程师,经过多次调整实验条件,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主持人:目前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你认为未来几年这个行业会有哪些重大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对你成为一名材料工程师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影响?
回答:“我认为未来几年,新能源电池行业会朝着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将迎来更多突破。对于我成为材料工程师而言,这意味着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材料体系和技术,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我会在规划中更加注重对这些前沿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提前布局。”
主持人:要在新能源电池开发领域取得成功,你觉得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哪些个人特质呢?在你身上,有哪些这样的特质助力你在本次大赛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中脱颖而出?
回答:“我觉得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我身上,我自认为比较突出的特质就是对新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和面对困难时不服输的劲头。这让我在面对复杂的专业知识和研发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时,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尝试。”
主持人:回顾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过程,你认为自己能获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于其他也想在职业规划方面有所建树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
回答: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要仅凭兴趣做决定,要多参加实习、多与行业人士交流,验证自身与职业的适配性。把职业规划大赛作为职业规划的起点,而非终点。备赛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通过备赛建立持续更新的职业档案,远比比赛获奖更重要 。
职业生涯规划并非是一条既定的轨道,而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冒险。愿同学们在探索的旅程中,发现自己的热爱,挖掘无限的潜力,勇敢奔赴梦想的星辰大海。
上一条:我院师生在202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获奖 下一条:“才华横溢 诵读经典”材料与化工学院开展读书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