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知识
静:实验室事故通常缘于急躁冒进和粗心大意,因此进入实验室首先要做到心静,要专注于手头的工作而心无旁骛,切忌分心。身体或心理不适时,最好不要做实验。
虑:实验是进行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每一次的实验需要认真设计和准备。在安全问题上,要认真考虑实验以及试剂的安全性,尤其要考虑到防护措施。在日常的实验操作中,熟视无睹和侥幸心理会酿成大祸,于己于人留下祸根。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随时留意自己或他人正在进行的实验是否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
学:实验之前认真查阅文献和手册,了解实验和试剂的危险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与防护措施。若对即将进行的试验有任何安全疑问,应不羞求教。
行:实验之前要认真检查和落实防护措施,实验中要密切监视反应进程,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后及时处理废物。
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了解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布局。
实验室内保持整洁卫生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严禁吸烟和饮食,禁止私用电炉和其他电热设备,严禁违章用电,实验台上保持干净整洁,不摆放与实验无关用品。
进行实验操作时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在实验室应把长发或宽松衣物束起,切勿穿拖鞋和露趾鞋进入实验室,尽量避免独自一人做实验,实验结束按规定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
离开实验室时,做好实验室水、电、气和物品的安全,并做好个人身体清洁。
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清楚知道逃生通道的位置,要知道灭火器、灭火毯的位置并懂得如何使用。
易燃气体
在通常条件下以气态存在的极易燃烧的物质,此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高温或光照,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在运输储存和使用时应该小心谨慎。
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氧化剂
具有强氧化性的物品。在仓储、搬运及使用时应注意,该类物品不得与“还原剂”类物品、可燃性物质混储、混放。
遇湿易燃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二级放射性物品
二级放射性物品,是指Ⅱ类和Ⅲ类放射源、中等水平放射性废物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一般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一级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一级放射性物品,是指I类放射源、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乏燃料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重大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有毒气体为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或极易挥发的有毒化学物。看到此警示牌时应注意带保护口罩。
腐蚀性
腐蚀性是指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环境及其构成系统会受到损伤的现象。
剧毒品
一般是具有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爆炸品
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或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当心电离辐射
此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电离辐射”,预示着标志挂放处可能存在被辐射照射的危险。
不燃气体
不燃气体自己不会燃烧,但有的不燃气体如氧气等能助燃,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有的不燃气体较安全,既不会燃烧也不会助燃,也无毒性,如氮气,二氧化碳等,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
当心机械伤人
此标志的含义是“当心机械伤人”,在标志挂放处应小心使用机械设备。
当心腐蚀
此标志的含义是“当心腐蚀”,预示着标志挂放处可能存在强腐蚀能力的物品。
上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