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连之心"榫卯志愿者团于8月25日至8月31日赴馨康宝贝融合园开展了以"榫卯连心,筑梦童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25日活动首日,恰逢第九个全国残疾人预防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联合海州区残疾人联合会、馨康宝贝融合园,在融合园举办残疾预防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榫卯连心,筑梦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海州区残联副理事长孙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卫红,融合园园长代表黄鹏屹,以及残疾儿童与家长代表、"连之心"志愿者团成员共同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海州区残联就管中心负责人张海嫚详细解读了残疾人保障政策与惠残措施,明确了特殊儿童家庭可享受的各项福利。"连之心"志愿者表演了精彩的"小丑"节目活跃现场氛围,志愿者代表与融合园教师还分别围绕青年使命担当、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开展了专题宣讲。
在红色主题教育环节,志愿者通过讲述雷锋和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感人故事,带领孩子们学唱经典红歌,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生动有趣的互动中,让红色基因在特殊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文化。
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别开生面,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制作传统漆扇,体验大漆艺术的独特魅力;带领唐宝们动手拼装榫卯模型,感受传统工匠的智慧。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非遗活态传承与特殊教育的创新融合。
科学魔术活动充满趣味性,志愿者用维生素C在素描纸上书写孩子们的名字,通过碘伏显影的神秘方式为每个孩子送上独特礼物。这项活动既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也展现了志愿者们创新教学方式的专业素养。
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志愿者开展了多项训练活动:通过抖球游戏锻炼孤独症孩子的全身肌肉协调性;在感统室协助进行拍球训练,提升运动能力;借助粘土制作开展触感康复训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世界。志愿者们还悉心指导唐宝学习刷牙、叠被等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体现了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在创意绘画环节,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完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主题创作。孩子们在志愿旗帜上留下五彩痕迹,绘制充满童真的海报。志愿者身着玩偶服装与孩子们温馨互动,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温情,展现了特殊儿童独特的艺术天赋和生命光彩。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连之心"榫卯志愿者团深入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的生动实践。通过将红色教育、非遗传承与特殊教育有机融合,志愿者们不仅传承了红色文化,弘扬了非遗技艺,更在服务特殊儿童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上一条:建筑工程学院召开实训基地管理工作专题会议 下一条:建筑工程学院集中观看九三阅兵:一堂穿越80年的爱国主义思政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