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中厂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训基地 >> 校中厂 >> 正文

南京长距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度人才培养报告

发布日期:2018-12-28    作者:     来源: 本站     点击:

南京长距科技有限公司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8)

 

一、概况

南京长距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职工于2007年入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公司于2008年获得污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营资质(自动在线监控水、气),是江苏省内最早获得该资质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运维的自动监控设备300多套,在盐城、连云港、徐州、成都四地设立办事处和校准实验室,是江苏省内较有影响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第三方运维企业之一,在连云港污染源自动监控领域市场份额超过50%。公司是美国哈希公司自动监控产品一级代理商,日本岛津公司环保领域在中国的九家代理之一。

南京长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学院的科技南楼,是校企合作共同打造的环保领域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为苏北地区排污单位提供三方检测数据,总投资450万人民币,人员25名,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配备样品间、预处理间、高温室、常规检测实验室、原子吸收实验室、液相色谱室、气质联谱实验室、小型仪器室、设备间、药品间、办公室等十多个功能空间。检测能力覆盖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空气、地表水等领域共250多个项目。

位于学院科技南楼的南京长距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2010年6月,主要工作:1)为长距公司在连云港地区的在线自动监测仪配制运行所需的各种试剂;2)对运维人员采集的水样按国标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与在线仪器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六年多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经验,检测人员的环境检测专业技术水平在实践中有了很大提高,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一年来公司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扩展。目前就添置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这些仪器有岛津6880全自动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自动进样气相色谱仪;北京海光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岛UV-1780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oil460红外分光测油仪;另外还采购了40余万元的用于现场检测和采样的大、中、低流量大气采样仪。这些仪器设备的购置,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检测能力。目前实验室已具备独立完成128个项目的检测任务的资源和能力。同时公司配备了与承担检测任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人员数量与能力完全满足检测任务的需要。公司最高管理者,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是多年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具备高级工程师任职资质,技术负责人在国内中高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有两篇收入《美国化学文摘》,多篇收入《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质量负责人具有中级工程师任职资质,其余人员均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已获得初级技术职称,质量监督员,内审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都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权力,能力和资源。

连云港莲枝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长距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校中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016年3月至5月,公司完成质量体系试运行;2016年8月通过上级质监部门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并取得CMA资质认定证书,具备合法从事128项环境检测项目的检测活动。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信念。公司成立至今,不停的发掘人才,从不拘泥于人才的背景、学历及工作经验。对于引进优秀人才的人员,一律给予奖励。对于具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可以享受公司的股份,经过不懈的奋斗,公司由原来的一无所有发展到现有在江苏省环保行业中所具有的影响力。路途是艰辛的,而成绩也是有目共瞩的。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员工,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二、校企合作情况

2016学年,公司与学校密切合作,互惠互利,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人才培养方面:从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将制药行业标准和规范、医药化工类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有机融合在培养方案中。学生在公司进行现场学习,与技术人员建立师徒关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在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中,以公司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管理与考核。如长距公司董事长薛军作为学校外聘兼职教师教授“企业排污自动检测”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训与企业工作内容相统一,培养了适合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生产性的实习融入其中,创立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框架、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材模式,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校本教材建设,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工艺,将课程内容和职业技术标准有机结合,与合作企业联手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开发了“制药企业排污自动监测” 课程,并准备出版校企合作教材。课程内容涉及到29个真实教学项目,包括药品及中间体检测、气体检测、噪声检测、水质检测等项目,以及某些指标的检测、现有检测方法的改进、检测方法的创新等。

开发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实施学徒制培养方式。企业根据其岗位需求,在培养方案中设置课程,由企业教师进行教学,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合企业需求,更快进入工作岗位。本学年中,工业分析141班先后获得校级优秀班级、校级精神文明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奖励及荣誉,工业分析141班班长尚庆金在本学年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会干部”、医化学院军训工作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级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校级一等奖学金、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该课程建设对青年教师培养和学生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企业,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实施教师能力提升,推进教师进企业,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由专业负责人引领、以双师素质骨干教师为主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共同管理”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按“双师型”建设标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专任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培训、技术应用项目开发、专业培训、项目化教学能力培训等方式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兼职教师通过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指导、讲座、教学能力培训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另外,企业员工仪器培训或讲座一般会邀请学校的教师一起参加,大家共同学习讨论,共同进步。

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为核心建立导师团(导师:钱清华、张浩、薛军;拟培养中青年教师:范思思、孙明珠、尹继广、孟玲、杨旭光、孙绪军)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以专业发展为核心,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互助合作。

实训基地建设:企业与学校共同投资300余万元,仪器有岛津6880全自动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自动进样气相色谱仪;北京海光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岛UV-1780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oil460红外分光测油仪;另外还采购了40余万元的用于现场检测和采样的大,中,低流量大气采样仪。共建药物分析检验技术实训中心1个,开展相关教学项目9个,为打造共同的实训平台奠定了基础。

科研项目合作: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于是企业会针对一些课题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主要面向学校教师实施,让有深厚理论知识的教师承担相关项目;另外企业和学校还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如201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项目“连云港板桥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及水质状况调查分析”等。

三、特色与创新

1.进一步完善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形成由省财政、地方财政和学校、连云港莲枝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共建的实训平台,为运行机制注入活力,强化约束,提高效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为在更高层面、更广泛领域里进行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改革积累经验,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产学研一体化,创建人才培养的企业主体,实现 “双主体”办学机制,建成 “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完成“学校课程+企业课程”课程体系的开发,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在探索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学徒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学生在岗培养、在岗成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通过合作,加强“以企引企”入校,扩大校企深度融合合作企业范围。

 

 

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8年12月28日

上一条:江苏绿源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9年度企业年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