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四星级档案学校”、“江苏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育收费规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四星级档案学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连云港市。2008年9月进入新校区办学,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政治教学部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开设40余个专业,涉及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财经、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交通运输、旅游等12个专业大类。物流管理、化学制药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化学制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四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25人(正高级22人,副高级20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56人(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238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化学制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8名,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6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名。专任教师390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317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81.2%。近三学年教师共参加培训、进修391人次,其中出国(境)培训14人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169人次。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连云港市公共培训基地;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共建连云港市大学科技园;与国外很多高校建立了紧密型的交流合作关系。1999年至今,我校学生到韩国木浦工业高等学校、韩国木浦技能大学、韩国湖西大学交换进修及留学318人,韩国木浦工业高等学校、韩国木浦技能大学到我校交换进修189人,韩国、美国、法国、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学生到我校自费留学28人,总计535人。目前,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6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
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努力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办学三十多年来,已培养毕业生5万多名,遍布连云港市及其周边地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实施多功能、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全宗内文书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全宗内档案共分十大类即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学生类、科研类、基建类、会计类、出版物类、外事类、声像实物类。其中文书档案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整理,按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法进行分类。
以件为单位保存,整理后的文书档案分党群和行政两大类。党群类文书档案按党委、党办、组织、宣传、纪检、工会、团委等部门形成档案的顺序排列,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学校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党委下发的有关重要事项的文件、领导干部职务任免、形成组织机构的请示批复、党委会会议记录、干部调动介绍信、党内各种报表、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等材料、党内各种奖惩决定等。行政类文书档案按院办、人事、教学、学生管理、保卫、总务、基建等部门形成档案的顺序排列,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下发的有关重要事项的文件、机构设置、机构编制、人事任免、行政会议记录、工作安排、人事介绍信、高基报表、工资报表等各种报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教学安排、招生计划、毕业生工作、部门年度总结、基建项目的请示批复、各种奖惩决定、大事记等。
其中党群类5584件,行政类6639件,教学类340卷、4649件,学生类1077卷,原职教中心档案119卷,外事类663件,出版类137件;会计档案2259卷;基建档案411卷;声像档案中录像带30盒,光盘46张,照片4184张;实物档案中奖牌奖状93个、奖杯26座,荣誉证书12个,锦旗35面;收藏的图书资料1023册。
1、进馆遗留档案:1983-1997年文书档案(永久1547件、长期819件)已进市档案馆,因原档案在整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还有一部分本来应该进馆档案却遗留下来,故对这部分档案重新整理,以卷为单位进行归档,共形成永久16卷,长期86卷,并独立存放。
2、1998-2015年文书档案数量介绍:
全宗内1998-2016年文书档案全部重新按新归档方法进行整理,以件为单位进行归档,保管期限2008年之前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从2008年起分为永久、30年、10年。共形成10452件。其中1998年667件,永久143件,长期80件,短期444件;1999年738件,永久161件,长期156件,短期421件;2000年874件,永久236件,长期115件,短期523件;2001年696件,永久225件,长期78件,短期393件;2002年683件,永久173件,长期91件,短期419件;2003年851件,永久226件,长期249件,短期376件;2004年600件,永久132件,长期119件,短期349件;2005年1643件,永久170件,长期1194件,短期279件;2006年594件,永久241件,长期96件,短期257件;2007年536件,永久291件,长期94件,短期151件;2008年390件,永久214件,30年64件,10年112件;2009年1247件,永久175件,30年857件,10年215件;2010年493件,永久192件,30年111件,10年190件;2011年436件,永久214件,30年53件,10年169件;2011年436件,永久214件,30年53件,10年169件;2012年311件,永久80件,30年25件,10年206件;2013年238件,永久71件,30年37件,10年130件;2014年326件,永久115件,30年52件,10年159件;2015年418件,永久137件,30年56件,10年225件;2016年418件,永久137件,30年56件,10年225件;2017年438件,永久158件,30年68件,10年212件,合计共12183件,永久3358件,长期(30年)3595,短期(10年)5230件。
3、需要说明的问题:
所有文书档案在整理归档的过程中,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的档案,机构(问题)相对集中,以保证全宗内档案归档方法的一致性。
三、全宗内教学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全宗内教学档案的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工作、招生工作、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工作、毕业生工作等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各种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实践教学的计划及总结、教学任务通知书、课表、教学检查材料、招生计划、新生录取名册等。
1、1983-2000年教学材料以卷为单位归档,共形成永久116卷,长期181卷.2000-2016年以件为单位归档,共形成永久1004件,长期(30年)1372件,短期(10年)257件。
2、教学日历:1984-2004年以卷为单位整理归档,共形成永久438卷,
四、全宗内学生类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1、学籍表:1986-2016年以卷为单位整理归档,共形成永久1077卷。
2、原职教中心学籍档案:1995-2002年以为单位整理归档,共形成永久119卷。
五、全宗内基建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按工程项目或建设项目整理归档.同一工程项目内,包含工程的勘察、测绘、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创优的全过程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纸、图表、影像资料等。目前共整理基建档案老校区永久92卷,新校区永久319卷。
六、全宗内外事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全宗内外事档案包括出国(境)(外出参观考察、出国留学)、来校(外聘教师、国外高校来本校交流等)、合作与会议(国际合作会议)、外国留学生等工作。接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以件为单位归档,共形成了外事档案永久370件,长期(30年)293件。
七、全宗内出版物类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全宗内出版物类档案分校内发行和校外公开发行两种,校内发行的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报》(1999年以前称为《连云港职业大学报》),校外公开发行的称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以前称为《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目前共整理学报档案(包括底搞)永久137件及样刊697本。
八、全宗内会计档案数量和内容介绍:
1、会计档案分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共归档2769卷,保管期限为15年。
2、会计帐簿(日记帐、明细帐、总帐、固定财产卡片辅助帐簿、移交清单、保管清册、销毁清册、涉外帐簿等),共归档保管期限为25年的149卷,保管期限为15年的251卷。
3、财务报告及报表(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决算)等),共归档83卷。
九、全宗内声像实物档案数量及内容介绍:
目前全宗内共有照片444张,录像带30盘,光盘141张,奖杯26个,锦旗35面,奖牌93个,各种证书12本。
十、共收集保存图书资料1030本。
十一、档案检索工具
为了使档案检索更为方便快捷,我们根据学校工作特点,科学地分类组合,编制了“全宗目录”“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发文汇编”等检索工具,从不同的角度为利用者提供查找线索,加快查找速度。目前,我校共编制全宗卷24册、案卷目录17册、全引目录32册、归档文件目录16册、另有发文汇编56册、收发文登记45册。
十二、信息化建设
使用网络版“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是南京大学档案馆研发,满足《江苏省高校档案管理办法》提出的业务需求,由南京朗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项目实施。该系统于2004年进行了一期建设,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及应用,也是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应用中的先行者。系统于2009年根据最新应用需要进行了二期改版升级,集网上收集、整理、编目、统计、原文挂接于一体。2015年底系统进行第三次改版升级,在继承原有系统功能优点的基础上,新增了“电子文件数据封包”、“文件封包数字签名和签名认证”和“规范元数据”等功能,升级了导入、原文批量上传挂接、多媒体档案管理、数据批量处理、跨类检索、跨字段检索等功能,优化了数据统计等功能。
目录完成室藏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任务,通过档案管理系统批量导入和挂接功能,使档案目录与全文数据有效挂接,确保档案实体与电子目录相互对应,实现数字化转换,形成了文件形成电子化、文件传递网络化、文件存储数字化、文件管理动态化。并根据档案室目前电子文件收集较全面、完整的实际情况,通过文件扫描和电子文件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现阶段档案室藏资料全文数字化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学校综合档案室共有档案5756卷、24592件,共276642个页面,要求全文扫描约18万页左右,电子文档挂接54286条,152432个页面,容量约为220G。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8月
下一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档案归档全宗介绍
【关闭】